課程理念
本校於中一至中三級開設不同學科,並提供生涯規劃課,讓學生於初中階段,藉著班本、小組及個人的生涯規劃課,延展學生潛能。
中四至中六級除核心科目外,按學生選科意願和學習能力,開創不同選修科組合,提供寬而廣的科目配搭,讓學生努力裝備日後升學路徑。
學校透過優化四核心的機會,檢視及增加課程彈性,為學生創造空間:
- 讓部分學生在修讀數學科的必修部分外再修讀延伸部分單元二;或
- 修讀應用學習課程;或
- 修讀大埔區「高中聯網課程」修讀額外的選修科;或
- 修讀高中校本課程,全面及有系統發掘學生個人興趣,以照顧學生的不同興趣、能力和抱負,發展多元潛能。
高中校本課程方面,學校因應學生的興趣、需要和能力,設有以下課程:
- 中四開設「校本成長及發展課程」(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,簡稱SEL);
- 中五開設「校本體藝STEM」
- 中六開設「校本英語傳意」 (English Communication) ,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,有助培育學生成長。
此外,學生可於高中修讀「應用學習課程」(Applied Learning,簡稱ApL ),配合核心科目、選修科目及其他學習經歷,靈活配合,與寬廣的專業或職業領域關連,讓學生體驗全面的學習經歷。
2024-25 開設科目 (*具英語延展教學活動)
科目 | 中一 | 中二 | 中三 | 中四 | 中五 | 中六 |
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*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中國語文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普通話 | √ | √ | ||||
英國語文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數學*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數學延伸單元二 (M2)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生活與社會* | √ | √ | ||||
公民、經濟與社會* | √ | |||||
公民與社會發展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生涯規劃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跨課程閱讀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S4 校本成長及發展課 (SEL) | √ | |||||
S5 校本體藝STEM | √ | |||||
S6 校本英語傳意 (English Communication) | √ | |||||
科學*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生物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物理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化學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中國歷史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歷史*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地理*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經濟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倫理與宗教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旅遊與款待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普通電腦*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資訊與通訊科技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設計與科技*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家政*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音樂*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|
視覺藝術*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文憑試視覺藝術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體育*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2024-25 高中選修科
X1 選修 | X2 選修 | Block 3 |
中國歷史 | 物理 | 數學延伸單元二 (M2) 及或; |
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 | 化學 | 應用學習課程 (ApL) 及或; |
地理 | 經濟 | 大埔區高中聯網課程 及或; |
生物 | 倫理與宗教 | S4 校本成長與發展課 (SEL) |
視覺藝術 | 資訊及通訊科技 | S5 校本體藝STEM |
旅遊與款待 | S6 校本英語傳意 |
本校的評估制度採用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並重的模式,亦即以紙筆考試及學生平時表現作為評核的方法。總結性評估(筆試)於每一學期終結時舉行,佔每段評估總分百分之七十;進展性評估(平時分)包括課堂參與、課業表現、課堂測試及專題研習各方面的考核,佔每段評估總分百分之三十。
評估的主要目的是
- 讓學生更了解學習目標及自己在學習上的強、弱項,從而辨識自己的學習需要及改善學習策略的方法。
- 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能力,以充分照顧不同學生,提升學與教的效能。
- 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和進展,從而鼓勵子女改善學習,並對子女的學業訂立合理的期望。
學校會靈活運用多元化的評估方式,如學生自評、學生互評、專題研習、學習匯報、課堂實作等,讓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均有機會展示學習成果,從而改善學習,發揮潛能。
故此,以學業總成績編排學生在班級上的名次,並不足以反映學生的真正能力。家長若了解其子女的優點和弱點,則更能有效地幫助子女改善和進步。
家課是學與教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,亦是進展性評估的一種模式,讓教師收集學生的學習顯證,向學生提供回饋及調整教學方法。此外,家課亦可為學生提供自我評估的機會。
由於學生的學習需要、能力以及家庭環境都有差異,因此,本校教師會運用其專業知識,因應學生的需要提供如鷹架或提示等支援。學校會收集並檢視各科於長假期時安排的功課,讓學生也可善用假期充分休息、進行自主學習或發展個人興趣。
同級分組
以下級別及學科施行同級分組學習模式,有效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。
年級 | 學科 |
中一至中六級 | 中國語文、英國語文、數學 |
本校按學生能力及表現,編配學生於 G、P、R、Y 組,以同級分組模式上課。每組學生學習能力及學習風格相若,老師按學生特質,調節課堂進度、廣度及深度,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;老師按學生能力,設計適切的學習材料,促進學習,照顧學習的多樣性。
分層教材
各科按不同組別的學生能力,製作適切的學習材料。除紙筆評估外,亦會配合學生能力和興趣,佈置多樣化課業,如錄音、短片、繪圖及專題研習等,以評估促進學生學習,提升學習效能。
跨課程閱讀
有效閱讀是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,透過跨課程閱讀(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, RaC),讓學生聯繫不同學習領域的重點,既從閱讀中學習,亦連繫各科知識,融會貫通,提升閱讀深度與廣度;並創設平台,讓學生適時分享、展示、討論閱讀的成果。
措施
- 設閱讀節,由老師帶領同學閱讀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,或進行跨學科閱讀活動,培養高階思維及協作能力
- 主題書展
- 跨課程閱讀獎勵計劃
- 圖書館好書推介
- 班本好書推介
- 午間閱讀活動
措施
系統安全及維護
教師研習工作坊及學生工作坊
提供及管理資訊科技設備
網上學習管理系統:Microsoft EDU、Google Classroom
課堂互動:Nearpod、Explain everything、Classdojo,
展示成果:Microsoft OneNote、Padlet、Slido、Flip
即時評測:Microsoft Forms、Google Forms、Quizizz、Mentimeter、Polleverywhere
本校的STEAM 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主要分成三個層次推展。
第一層的對象為初中生。在普通電腦課學習 Arduino 和Python程式編寫,結合設計與科技科,學習以可編程的實物物件發展編程概念,讓學生掌握各種科技應用的技能、概念和原理,並發展科技能力,善用學習材料及設備,實踐解難的學習活動。
同時,初中亦加入由教育局編訂的《初中人工智能課程單元》, 讓學生了解AI的原理及其應用,讓他們更了解自己學習和生活與 AI 之間的關聯,並更深入思考AI 技術與應用之間的道德考量,培育他們成為具道德操守的科技使用者。
第二層的對象是校內為能力較高的學生,為他們提供專科抽離式培育計劃。學生可按自己的興趣參加由學校舉辦的STEAM課外活動,當中包括手機程式的開發、機械人編程等。學生可在整個學期,以專題的形式學會編程的基本技巧,啟發和提升他們日後成為電腦編程員的興趣。
在第三層的架構中,學校會挑選特別資優的學生參加校外比賽,包括機械人足球比賽、無人機編程比賽等。從比賽中,學生不單能運用所學,亦能觀摩不同學校學生的表現,互相切磋,擴濶眼界。
幫助學生明白接納和尊重他人,使他們能夠欣賞和包容不同的觀點,培育人格完整的社會棟樑;並藉著學生大使協助推行各項活動,培育學生十二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,即:「堅毅」、「尊重他人」、「責任感」、「國民身份認同」、「承擔精神」、「誠信」、「仁愛」、「守法」、「同理心」、「勤勞」、「團結」和「孝親」,作為推動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方向。
2024-25 學年主題:仁愛、團結、孝親、勤勞
措施
活動節互動劇場
活動節主題講座
廉政公署「高中 i TEEN」領袖訓練
生命教育體驗活動 社區義工活動